鄭州航空港實驗區上升為國家戰略 中原夢起飛
世界再一次向河南聚焦——
3月7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正式批復。4月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80多家媒體的100多名記者向世界飛快地傳遞著同一個信息:中原夢,開始從大地延伸到云天。
這是全國第一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繼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成為國之方略之后,河南的發展史上迎來了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
追尋——
中原經濟區建設的突破口在哪里
這是一個區域和城市蜂起爭雄的時代。
從東至西,從南到北,幾乎所有區域全在國家發展戰略之中。區域經濟競爭如同大浪淘沙,驚濤拍岸。
這是經濟全球化呼嘯而至的時代。
資源在全球高效配置,產業轉移不斷加速,經濟結構深度調整。世界變成了一個大市場。競爭已不再是局部的短兵相接,而是跨越全球的烽火硝煙。哪個地方發展戰略有誤,創新不足,就會被世界拋離。
這是新工業革命迅猛發展的時代。
數字網絡、新能源、3D打印等新技術異軍突起,重構全球產業格局。哪些地方跟不上潮流,就有可能淪為全球供應鏈的末端。
這是艱難的抉擇:我們的每一個重大決策,都將決定著我們是在制高點上俯瞰四方,還是在洼地中艱難掙扎;是順勢崛起,還是裹足不前。
這是中原億萬人民的期待:在競爭激烈、逆水行舟的復雜局面中,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構建開放高地,引領中原走向美好的未來。
2008年,時任省長、現任省委書記的郭庚茂到河南履新不久,把他的第一次調研選中了航空港建設。在仔細了解了航空港樞紐規劃和二期規劃之后,他做出了一個清醒冷靜的判斷:“這個事一定要當‘一號工程’來做,河南的將來要靠機場。”
一年之后,時任省委書記、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盧展工剛到河南任職,同樣把目光投注到了航空港建設。他說,我們一定要做航空港,而且一定要做好。
當浦東新區引領長三角率先發展,濱海新區推動北方經濟快速跟進,兩江新區帶領西南地區強勢崛起,我們就不難理解他們為何如此青睞航空港:中原經濟區迫切需要選擇一個戰略突破口,一個核心增長極,一個帶動區域發展的強大引擎。
他們敏銳地認識到,世界是平的,航空運輸正在成為繼海運、河運、鐵路、公路之后的“第五沖擊波”,成為在全球范圍內配置高端生產要素和促進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動力。
一條航線,在地圖上看僅僅是一根線,但這根線卻有著神奇的魔力。有了這根線,再高的山也能輕易翻越,再遠的路也能及時到達。天涯海角,近在咫尺。
有了機場,孟菲斯從先前美國南部最不活躍的城市變成了大都市,迪拜在一片沙漠中崛起成世界繁華之都,阿姆斯特丹從一個普通的海港城市一躍成為世界500強總部爭相入駐的大樞紐。
“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沒有航空港的發展和建設,河南將永遠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內陸省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大衛如此定位航空港對于河南的意義。
是的,中國很大,一個地方如果沒有航空的發展,就意味著偏僻;世界更大,一個地方如果沒有航線的連接,就注定落寞。
觀世界潮流,繪發展大計,興崛起偉業。航空港,一個代表繁華與現代化的名詞,在不斷追尋中浮出水面。
用郭庚茂的話說,幾萬公里的鐵路和公路連接的是大陸,而幾公里的跑道可以連接世界。航空港的繁榮與否,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整個進程。
郭庚茂多次提醒省政府和鄭州市:鄭州航空港做好了,有可能使我們搶占一個新高地,邁上一個大臺階,改寫中原地區在中國經濟版圖中長期落后的歷史。
追求——
做思想解放觀念創新的踐行者
據中國民航局統計,截至2012年底,共有27個省(區、市)的51個城市先后提出54個臨空經濟區的規劃與設想,涉及51個機場。重慶、成都、西安、武漢、長沙,競爭如群雄逐鹿。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獲批之后,國內反響強烈。很多人都感到詫異:全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為什么落戶河南?
有專家評論,這是河南省觀念創新的重要成果,是探索跨越發展的重要實踐,是對河南1億人民在歷屆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長期堅韌追求的回饋。
在每一個發展的關鍵期,河南的領航人,都是思想解放、觀念創新的先行者。他們尊重規律,所以能順應潮流;他們審時度勢,所以能抓住機遇;他們視野開闊,所以能擁抱世界。
當改革開放后沿海地區率先崛起,河南卻長期在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不是東西"的尷尬中徘徊。如何對外開放,成了困擾河南發展的最大難題。
尋找跨越發展的路徑,打一場對外開放的中原突圍,成為河南歷任領導人的不懈追求。在不斷的實踐和探索中,他們開始從另一個角度審視河南。
華夏腹地、承東啟西、連南貫北、交通便利,是河南最大的優勢。而交通方式的變化,始終是影響區域發展的重要因素,影響著企業和企業家的選擇,影響著產業結構的布局和區域城市的興衰。
一個重大決策延續至今:河南的交通區位優勢,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削弱,只能增強。
從高速公路進入鄭州機場,收費站上面"中州第一門"五個大字耀眼奪目。這是1997年,時任河南省委書記的李長春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建成通航時揮毫書寫。在他主政期間,全力推進河南高速公路建設。
新世紀初,時任河南省委書記的李克強提出,構建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把對外開放的通道全部打開。在他離開河南之前,著力推動的最后一件事是與鐵道部簽訂了修建高速鐵路的合作協議。他那時的一段話至今仍讓河南人印象深刻:"高速鐵路一定要上馬,即使我們自己投資也要修"。
20年努力,河南的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米字形"高速鐵路框架雛形已顯。河南的領導人又開始謀劃航空港的未來。
與號稱全國鐵路心臟、公路樞紐的陸路交通相比,航空運輸已成為我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最大的短板。"河南是航空高品質俱樂部的''后來者''或者叫''插班生''。"專家們這樣定位我省航空運輸的現狀,"但補上短板,就有可能成為發展的制高點。"
2007年,時任河南省委書記的徐光春主持啟動了民航優先的發展戰略,并列為"一號工程"。隨著盧展工、郭庚茂入豫履新,鄭州航空港建設開始全力推進。
這一切,猶如宏偉壯觀的接力賽,借助著思想解放的大潮,使鄭州航空港動力澎湃,振翅待飛。
這一切,使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在誕生的每一個節點上,都鐫刻著解放思想、尊重規律、順應潮流、搶抓機遇的烙印。
在網絡上點擊"航空經濟"四個字,幾乎彈出的每個詞條都與鄭州有關。這標志著在航空經濟引發的新經濟形態競爭中,我省以先行者的姿態搶占了制高點。
"當鄭州航空港按7000萬客流量設計時,外界確實有很多質疑聲。"省政協副主席、省發改委主任張維寧說。但經過縝密論證,規劃者認為2035年之前就能實現目標。"看不到這樣的前景,我們就可能判斷失誤,失去發展的良機。"
機遇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正當我省穩步推進航空港建設時,一個重大的機遇開始出現。
2011年4月初,全國民航規劃工作會議提出,擬在中西部地區選擇一個機場培育成國內大型航空樞紐,承擔京上廣三大門戶機場的部分中轉功能。令人驚喜的是,當時推介的就是鄭州。
緊接著,4月底,國家發改委召開國際航空樞紐發展戰略研究課題評審會,通過分析經停率、中轉率、繞航率,與會專家一致認同:鄭州機場具備了國內大型航空樞紐的雛形。
消息傳來,盧展工立即指示,"把航空樞紐作為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好";郭庚茂果斷研判,要求搶抓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務求成功"。
登高才能望遠。為了搶抓機遇,鄭州航空港始終追求先人一步——
2011年11月,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正式封關運行。這是國內少有的圍繞機場建設的綜合保稅區。
2012年9月,鄭州市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啟動,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利用綜合保稅監管場所進行試點的城市。
這兩個重大項目的啟動,使鄭州機場在全國處于理念領先的地位,加速了鄭州航空港從"紙上藍圖"變成"現實樣板"的進程。
"鄭州發展史上有過兩次重大機遇。一次是河南省會從開封遷到鄭州,另一次就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吳天君說,"面臨這么好的機遇,鄭州要拿出不要命的勁頭去干!"
追夢——
為中原崛起搭建騰飛平臺
有人曾仔細計算過鄭州航空港從申報到獲批的時間。
2012年7月4日,省政府和中國民航局聯合向國務院提交《關于建立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的請示》;2013年3月7日,規劃獲國務院正式批復--不足7個月。
又一個令人驚嘆的中原速度。
跌宕起伏的申報經歷,其中的每一段時光,緊張與焦慮,平靜與激昂,風塵仆仆與徹夜難眠……如今都成為一句話的生動詮釋:上下同欲者勝。
為了考察國際最先進的航空港建設,郭庚茂親自帶隊,從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美國的路易斯維爾、德國的法蘭克福、阿聯酋的迪拜到新加坡的樟宜機場,13天繞了地球整整一圈。這絕不是一次輕松的商務之旅。在法蘭克福機場降落時,正遇上機場員工罷工,從上午6點一直下午3點,每人只吃了兩個小面包;在路易斯維爾,一行人早晨6點出發,深夜一點還在集體研究當地的航空物流模式。
此情此景令人動容:除夕前一天,申報團隊最后離開國家有關部委的大樓;春節后第一天上班,他們又最先守候在國家有關部委的大樓前。3月4日,為了等候財政部的反饋意見,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克在國家發改委一直等到晚上9點。
"沒有轟轟烈烈,但絕非輕輕松松。"申報團隊為此感慨萬端,"在平靜和熬夜中,確實有一種責任感在支撐著大家。"
這種責任感,源于實現中原崛起的奮斗與渴望。
在省委副書記、省長謝伏瞻看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把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發展、科技進步和交通方式的革命性變化融為一體,在全國戰略規劃中極為罕見。
副省長趙建才則認為,只要抓住這個機遇,就能極大提升河南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
4月6日,海南博鰲。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高端對話會"上,經濟學家朱寧用詩一樣的語言說:建設好鄭州航空港,曾是古代絲綢之路起點的中原,有望成為新興航空工業"絲綢之路"的又一個嶄新起點。
這樣的壯美圖景已逐步顯現。
如今,夜幕下的鄭州機場,來自上海、濟南、青島、太原等地的出口貨物都在這里聚集。UPS、俄羅斯空橋、法航、澳航等國際著名航空、物流企業競相與我省"空中握手"。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飛機在鄭州航空港上空穿梭往來。它們沿著不同的航線飛向同一個目的地,把國際貨源源源不斷地運往鄭州航空港。它們從同一個地點起飛,在48小時之內將鄭州生產的產品運向世界各地。
4月24日,記者來到鄭州航空港,被一座正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快速崛起的航空新城所深深震撼。
這片新興之地,兩年前還是一片沙崗和棗園,如今已聚集了20多萬人,崛起了規模龐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截至去年底,航空港區內生產的蘋果手機已經超過1億部,占全球產量的70%。
這個開發不過兩年的新興之地,直接推動了河南外貿的爆發式增長。2012年,我省外貿總量突破500億美元,增幅位居全國第三位。
按照規劃,一個更大的奇跡將在這里發生:到2025年,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將如同一個強大的磁場,吸引著來自世界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和驚嘆的目光——
一個脫胎換骨的大都市,將從這里崛起。
一個充滿希望的大中原,將從這里起飛。
現在,我們理解了在北京舉辦的"中原之夜"上,省委書記郭庚茂向世界500強企業領袖們推介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時,為何顯得如此豪情滿懷——
"這是河南的機遇,是全國的機遇,也是世界的機遇!"